传承雷锋精神 共筑结防长城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开展结核病防治系列活动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04-01浏览次数:99

为推动校园结核病防治工作,提高同学们对结核病的认知,在第三十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到来之际,3月26日,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联合黄山市疾控中心、屯溪区疾控中心,在率水校区举办“传承雷锋精神,共筑结防长城”结核病防治系列活动。活动通过“知识科普+趣味互动+文化浸润”三维模式,吸引300余名师生参与,构建起校园健康防护新生态。

创新形式,打造沉浸式宣教场景

活动现场设置“趣战结核知识套圈”“解锁智慧勋章闯关”等特色项目。在知识套圈区,参与者需先回答结核病主要传播途径、卡介苗接种年龄等问题,正确答题即可获得套圈机会,套中“健康卫士”玩偶可兑换防疫物资包。这种“知识+游戏”的创新模式吸引100余名师生驻足参与,参与者表示:在趣味互动中记住了 “早发现、早治疗”的防治要点,比单纯听讲座更有效果。 

 

 

多维互动,构建立体化传播矩阵

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开展。线下设置结核病防治宣传长廊,通过图文展板、健康承诺墙等形式,直观展示结核病防控知识;线上发起“肺卫创变工坊”口罩 DIY 征集活动,学生们在口罩上绘制“结核杆菌变形记”“健康肺叶彩绘”等创意作品,累计收到70余件优秀设计。线下活动特别设置“雷锋故事墙”,师生们将身边的好人好事写在便利贴上,形成 “弯腰扶车”“雨天送伞”等微故事矩阵,让健康理念与雷锋精神在互动中深入人心。

 

 

精神传承,培育健康责任担当

作为“生命之光,健康同行”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本次结核病防治教育深度融合雷锋精神内涵。在“燃动时代记忆”主题分享会上,学生代表通过文字和视频的方式再现“雷锋带病参与救灾”等经典场景,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与守护师生健康的责任担当有机结合。活动期间成立的“青年健康宣讲团”,由10余名学生干部组成,将深入社区和中小学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讲,真正实现“教育一个学生,辐射一个家庭”的社会效应。

 

 

深耕品牌,筑牢结防教育长效机制

近年来,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始终将结核病防治作为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抓手,通过构建“专业教育+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三位一体育人模式,连续三年荣获安徽省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提升行动大学生志愿者团体培育计划二等奖资助,并连续三年获评“安徽省优秀志愿者团体”称号。这些荣誉既是对学院长期坚持 健康育人 理念的充分肯定,也激励着师生以更专业的姿态投身健康中国建设,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撰稿:王秋阳;摄影: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团委;责任编辑:游闪闪;审核:万志兵 赵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