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学院坐落在山水秀美、人文荟萃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安徽省黄山市,是省属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1978年,学校开始创办高等教育,1980年成立徽州师范专科学校;1997年12月,更名为黄山高等专科学校;1998年4月,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徽州大专班整体并入;2000年8月,原黄山林业学校整体并入;2002年2月,升格为黄山学院。
学校现有横江、率水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800亩,校园建筑总面积为63.76万㎡,总资产13.94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总值13.10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64亿元。图书馆拥有各类图书379.57万册,期刊239.17万册,纸质期刊649种,特色馆藏徽州文书10万余份,徽州地方志、谱牒、地方古籍等1.4万余册(件)。
学校现有16个二级学院,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7600人,留学生107人。目前招生专业55个,涵盖工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理学、农学等八大学科门类。学校建成一批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专业,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现有教职工1100余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93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990人,担任外校兼职博士生导师10人、兼职硕士生导师110人,联合和兼职培养硕士研究生达270人。
在多年办学历程中,学校确立了“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办学定位,依托皖南及黄山市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坚定走“打好黄山牌、做好徽文章”的特色发展之路,在旅游、生态、徽文化等方面形成办学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取得了显著办学成效。学校先后获批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高校、安徽省首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学校、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省重点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安徽省应用特色培育高校。
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坚持“五育”并举,努力为社会培养基础扎实、具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途径的“以生为本合作式”人才培养模式,建有现代产业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双创实践基地等校企合作育人平台25个。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专业教育,近年来荣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4900多项,其中国际级10余项、国家级732项,在第44届、45、47届世界技能大赛荣获1金、2铜、2个优胜奖,斩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4枚金牌。近年来,平均就业率稳定在90%左右。学校5次被评为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连续3年被评为安徽省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先后获得“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安徽省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突出单位”。
聚焦人才强校,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坚持引育并举,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现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省政府特殊津贴4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等省级三类人才40余人次,全省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等30余人,省级教学名师26人,省级教坛新秀37人,省级教学团队27个,省级教学成果奖50项。不断强化应用型办学师资保障,拥有安徽省内首个“教师发展中心”,与企事业单位共建“教师应用能力发展工作站”,提升实践教学能力,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
深化科研创新,推动高水平科技成果产出。学校聚焦服务安徽省“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和大黄山建设,加强有组织的科研,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协调发展,科研实力逐步提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防科技进步奖、省科学技术奖、省社会科学奖和市科学技术奖等多个奖项。获批安徽省仿真设计与现代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区域文化与智慧旅游融合效应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安徽省茶菊智能加工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育部中国诗学研究中心黄山学院分中心、教育部徽学研究中心黄山学院分中心、安徽省乡村振兴协同技术服务中心、智能微系统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徽派建筑保护传承研究院、安徽省功率集成电路工程研究中心(筹)等10个省部级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20个市级工程研究(创新)中心和23个校级科研平台。获批安徽省科研创新团队4个,建有校级科研创新团队9个。获批建设安徽省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3个,建有6个校级重点学科,4个校级一流学科。学校进入安徽省高校发明专利十强,8次荣登年度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单。传承徽文化,做好徽文章。学校学报获评“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其中“徽州文化研究”栏目入选安徽省期刊“精品栏目”、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徽州文化展示馆入选第四批“安徽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践行开放办学,拓展全方位合作交流。坚定走好国际化办学道路,国际合作交流成果丰硕。获批省国际交流合作基地和教育外事工作先进单位、省首批华文教育基地、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与18个国家和地区的45个高等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搭建对外交流的平台和桥梁。鼓励师生赴国(境)外交流,具有三个月以上国(境)外经历的专任教师188人,在学期间赴国(境)外交流学习的学生818人。聚力打造“留学黄山”品牌,高质量完成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工作。学校2006年起开始招收来华留学生,2013年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委托培养院校,迄今面向俄罗斯、韩国、日本、泰国等28个国家招收留学生680余人。与法国瓦岱勒商学院合作举办中法“4+0”酒店管理专业品牌效应凸显,迄今共报到注册803人,毕业495人,毕业生均获中法双方文凭。 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教育格局,与外交学院、上海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坚持校地共生,服务地方成效显著。与黄山市及周边区县、滁州市、明光市、铜陵市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深化政产学研用,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选派博士入企担任科技副总,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成立校级科技开发中心,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各类人员申报专利,为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学校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聚焦服务支撑安徽省“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和大黄山建设,锚定“申硕、升大、创一流”的发展目标,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成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
(2024年9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