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道德之光——德法教研室召开道德专题集体备课会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4-12-03浏览次数:97

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凝聚课程建设合力。11月27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在逸夫综合楼5508会议室召开“点亮道德之光”道德专题集体备课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刘春安出席会议,德法课全体任课教师参加,德法教研室主任孙海霞主持活动。

会上,黄西莲和易明芳首先与教师们分享了自己在道德专题教学中的教法心得。黄西莲呈现了“遵守社会公德”部分的教学设计思路,她指出德法课教学要进一步突出“学生中心”理念,切实了解和关心大学生所思所想,通过提升教学针对性来提升教学效果。易明芳老师着重与老师们交流“弘扬家庭美德”部分的实践教学设计。她提出,可以把身边的道德模范请进课堂,让同学们在与道德模范的近距离交流中感悟“道德的力量”,可以围绕“我的家风”话题开展课堂讨论,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杨荣和孙海霞结合专题教学分享了相关文献的研读体会。杨荣通过分析比较《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19年)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1年) 的内容,指出新时期公民道德教育要注意彰显新时代的鲜明特征,尤其要关注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和个人品德的养成问题;孙海霞着重与教师们分享了朱贻庭先生的论文《“源原之辨”与古今通理——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方法论新探》,指出从“源”“原”整合、古今通理的学理层面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理念,对深层把握和讲好中华传统美德的“双创”路径问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自由讨论环节,汪志伟就社会主义道德原则部分的知识点分享了如何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思路。另外教师们还就近期社会热点话题以及微电影拍摄实践教学活动开展情况交流了意见。

本次集体备课会不仅深化了对道德专题重难点的把握,也进一步明晰了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地位和意义,增强了教师立德树人的使命感。

 (撰稿:孙海霞;摄影:吴丹;责任编辑:游闪闪;审核:刘芳正 田甜)